又刷屏了!万量级艺考生弹幕来袭,撕瘫热搜,也就它了!

2020-06-18
首页  >  学校新闻

2020年对于中影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影人教育迎来了18岁成年礼。18年来,中影人一直在创新突破的路上砥砺前行,在业界众位大咖专家、良师益友的鼎力相助下,中影人不断成长发展壮大,陪伴着追寻艺术的孩子们冲击名校,圆梦辉煌!




央视2020《创新之路》节目特别邀请中影人教育董事长杨立成先生,以及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各位专家大咖——中影人教育表演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导学院、中影人艺念舞蹈学院及中影人艺术考研学院五大院长与教授代表做客节目接受了特别专访。


中影人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立成先生同各位艺术界专家教授做客李思思访谈节目


北京电影学院钱学格教授(左二)、中国传媒大学李晓华教授(右二)、中影人教育董事长杨立成先生(右一)


●李晓华:中国传媒大学原播音主持学院院长、原研究生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钱学格:北京电影学院原表演系主任·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影人教育表演学院特聘教授、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院长


中央戏剧学院朱振山教授(右二)、中国传媒大学宋南男教授(左二)、中影人教育董事长杨立成先生(右一)


●朱振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声乐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学术评审专家、中影人教育表演学院院长

●宋南男: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中影人教育编导学院特聘教授


国家一级编导念云华老师(左二)、中影人教育董事长杨立成先生(右一)



●念云华: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艺术家、舞台剧导演、舞蹈电影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影人艺念舞蹈学院艺术总监

●杨立成:中影人教育集团董事长、中俄健康理事会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美国加勒比海共同体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类教育联盟协会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商学院校友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杨氏文化研究委员会执行会长



杨立成:十八年办学理念初心不改,创新突破一直在路上


在访谈中,杨立成先生首先分享了今年中影人学子的艺考好消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中影人教育的学子们已经拿到了500多张进入复试的合格证;从公布的成绩来看,中华女子学院的全国状元,山西的表演专业、播音专业和舞蹈专业的省状元都是出自我校。从2002年成立至今,中影人艺考共培育出46位全国状元,学子遍布中戏、北电、北舞、中传、上戏、浙传、军艺、南艺等名校。


这些耀眼的成绩单离不开杨先生18年来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即“办学靠师资管理取胜,教育凭良心诚信立足”。首先,优秀的名校师资团队是中影人教育取得骄人成绩的强大保障,由北电、中戏、中传、北舞、民大、军艺、上戏和浙传等知名院校的资深教师和中影人教育的名师共同组成,据统计,这些名师中教授级别的有28位,副教授级别的33位。中影人教育和全国一线高校均有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教学上采取专家授课与本校老师精讲精练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辅导。



其次,成功的办学还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在教学方面,除了丰富的师资优势,中影人教育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入学前,对每个考生开展测评,考察学生是否适合所选专业,通过专业老师的眼光,为学生提供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入学后,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表演、播音、编导、音乐剧采用“1+6+3”模式(即1节早功+6节大课+3节晚修),舞蹈采用“4+1”模式(即四节大课+一对一或一对二精品小课)模式。针对不同基础和类别的考生量身定做一对一的小课设计,通过一对一教学,更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问题,通过早晚功帮助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在冲刺阶段,针对不同院校考试中的具体要求,为考生量身准备应试作品,让考生轻松面对挑战。


在后勤管理方面,中影人教育的硬件配套设施条件多年来不断升级改造,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2014年,中影人教育将学校整体搬迁到昌平区温都水城,位于中央戏剧学院正门对面100米,同年并设立中传校区,朝阳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精英总部。2016年设立北舞校区,位于海淀区广源大厦。2017年,中影人教育在山西成立了第一所直营校,毗邻山西大学。2018年,中影人教育总部大厦正式落成,表演学院、编导学院、舞蹈学院入驻大厦,使用面积18000多平方。目前,中影人教育拥有4大学院6大专业以及考研学院,未来还将在广州、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济南、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设立11所直营校。




最后,除了强大的师资团队优势和管理制度优势,中影人教育能够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一直秉持着良心办学的理念,中影人的每一位员工对待中影人教育都像是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时时刻刻为孩子负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艺术教育,是中影人教育的办学使命;成为更受尊敬的艺术教育品牌,是中影人教育的办学愿景。今年疫情期间,艺考的招生政策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中影人教育在第一时间内做出了调整和改变,把中戏北电一些专家以及我们中影人的核心团队调到了北京,在2月1号就搭建完成直播教学课堂,100多人的师资团队全部到位,开启线上公益课,对学生们进行了考学的指导。从线下转到线上,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考验,对老师也是很大的挑战,备课时间是之前的三倍,很多专家教授也没有经历过线上授课,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团队取得的成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随着各大院校成绩的陆续公布,相信会收到更多的好消息。



钱学格:考研学院助力艺术梦想远航,演员要有内在素质




中影人教育专注高端艺考18年,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进北电、中戏、中传这类顶级艺术院校。在众多中影人学子的要求下,经过2年多的筹备,2020年中影人正式推出艺术考研。考研学院的成立有三大好处,第一,所有师资均来自各大传媒类专业院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及在职专家教授,这样使学生在考试之前能够和导师有所接触,这方面给他们一些帮助。第二,研究生的考试对文化课的水平和理论知识的要求都比艺考高,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对学生要求也比较紧一些。第三,考研专业的选择对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会有所启发。



作为中影人教育表演学院名誉院长,钱学格教授对表演专业的学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为电影或者电视剧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社会里面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所以从广泛来说,应该说凡是正常的人,各种形象条件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演员的。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的内在素质,这一点好像和天性有某种关系,还跟学生他的兴趣、志向、爱好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演员这个行当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毕业以后能不能养活自己都是问题。所以表演系的学生不仅要在表演艺术上有所钻研,同时自己能够有更广阔的一些能力,这样对于今后在社会上就业还是有帮助的。

李晓华:教学体系因需制定,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有着多年播音专业教学经验的李晓华教授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颇有心得。艺考培训的教学体系以及它的教材应该有别于大学本科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不能把大学的教材整个搬过来,这样对艺考生来讲难度非常大。所以中影人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的过程中,一直是以艺考生的具体需求为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体系中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地划分,有基础班、提高班和冲刺班,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整个教学体系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学习专业的基本功能力的提升,另一个是应对艺考的应考能力的提升,那么教材的编写就是对于教学体系的理解来构建,就是要实用,确确实实要能够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作用。此外,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来设置教材的体系,它是配套不是一本,比如说早晨的晨功训练有手册,晚上有一天的学习总结和练习的课程叫晚课,都有配套教材,这样一个教材的体系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确实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对于艺考生我们强调就是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自身的基础和特长都各不相同,因此也不能按照一种模式去要求每一个学生,那样对学生的引导是错误的。从宽的角度来说,所有对语言艺术有兴趣热爱、具备基本的专业学习的条件,应该都是可以报考这个专业的。那么关于专业的标准或者说艺考挑选学生的标准,这里有一个很精妙的概括,有声、上相、内涵深。有声就是有声语言,普通话要说得好,声音的条件录出来要好听,有可听性,这是最基本的;上相就是说你的形象上了屏幕以后观众能够接受;内涵深就在于你的表达了,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包括人文、社会学、艺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的挑选。

朱振山:学表演要有艺术判断力,教学体系沿用音乐剧专业





从事多年表演专业教学的朱振山教授对有志学习表演的学生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首先应该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开阔自己的思路,建立一种正确的表演理念,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也就是要有艺术判断力,对于艺术的美有一个比较好的辨别力。其次,学习表演专业也不要急于求成,应该注意打好基础,为将来入学以后进一步提高自己做铺垫。其实在艺术院校的选拔上,实际上还是在选好的苗子,而不是去选所谓的那种高材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参加艺考的同学应该着重要注意的。另外,作为演员,也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尽可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说学舞蹈的同学有非常好的形体基础,他就应该把对形体的这种领悟和积累带到表演或者歌唱当中去。总之是要扬长避短,能够把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从中影人教育表演学院的教学体系来看,它基本是沿用了音乐表演专业,像中戏音乐剧专业,这样的一些教学体系和训练方法。在师资的配备上也是一样,从作品的训练到技工的训练,还有最后考试的呈现,都是按照音乐剧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设定。师资方面,中戏的麻淑云老师、李智伟老师,上戏的糜曾老师,北电的徐燕老师,都是我们专家团队的师资老师。这些老师会在入学测评中对学生给出专业的建议,使培养的目的性或者目标性就比较清晰,同时也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宋南男:编导学院覆盖专业广泛,多媒体环境下需要融合性人才





中影人教育编导学院院长宋南男教授对本学院的教学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据统计,编导学院所覆盖的专业达到22个,包括摄影、录音、编导、戏文、戏剧教育、制片管理、制作等等,所以现在编导学院拥有的兼职专家教授、老师数量也是最庞大的。在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上,除了有假期的体验班,还有一个月的、两个月的、三个月的、半年的,也会有专项班,例如只针对录音专业,要学乐理,也学和声学,钢琴要达到9级等等。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就要做到既庞杂又细致,大框架下的小分支也要全活起来,既有漫灌式的让他知道所有,也有精准式地走出一条十大目标的路来,这个确实难度比较大,但是这么多年来整个体系的规划和设计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媒体融合的发展对艺考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就面临着到底是把学生培养成专精的人才还是具有一定融合度但在某一方面有一些特长的人才,后者显然更符合当下的趋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和未来走上社会的就业有关,太多的艺术行业里面的学生毕业以后改行,不能去做自己学的专业,当然不能说换到另外一个行业里还得要再上一个学,再重新学一遍,一般都能适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一个艺术院校都允许报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不一定是在性质上是匹配和融合的,但三个专业有一个能考上就是成功,这时候知识体系融合度更高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就更大。总而言之,我们既要广而告之,又要独到精准。






艺考生的管理同普通学生的管理是有区别的,艺考生除了学习文化课,还要学习专业的技巧课,还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找单独的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需要老师当面的口传心授。所以他们在管理上就自主时间可能更多一点,在作息时间上可能更宽松一点,更人性化管理,对于艺考生来讲还需要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尽快能够成才。但是艺考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学校,短时间在一起学习,互相熟悉的时间短,另外需要练习的项目也多,还要上一些小课,这些给管理上、生活上都带来很大的难度。中影人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主要还是要细心、关心,还是要有敬业精神,把学生管理好。这样因人而异,才能有序地开展教学。


无论什么样的艺术门类,最终都是我们的艺术的实践者,而艺考生在备课过程中,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要传播好中国文化,首先要根植于民族文化,要有民族文化滋养艺术,现在中国发展这么好,各方面条件也在逐步成熟,所以说我们更需要更多的艺术人才来辐射我们的文化,那么在这方面就是要加强艺术人才的培训。在近几年的中俄文化交流中,很多外国朋友都表示对中国的文化特别着迷,这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在未来的艺术教育当中,一定要把中国的文化作为根基,作为主课来学习,这样才能把艺术学好,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好,让我们的学生未来更有自信。

念云华:舞蹈艺考专业选择多,互联网开拓舞蹈教学新方式





针对舞蹈艺考的教学成果,念玉华念导介绍到中影人意念舞蹈艺考的升学率是很高的,基本上都在95%以上。一方面,我们拥有强大的教师团队为学生保驾护航,包括各大院校的专家教授、舞蹈界的年轻导师,还有一批全职的年轻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老师对他们进行测评,然后定制合适的课程。另一方面,舞蹈艺考里的专业种类选择比较多,比如文化素养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舞蹈学专业,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可以尝试去考舞蹈编导,自身条件好的就可以去考表演或者是教育,他们的课程都不一样。真正能成为舞蹈主角的还是凤毛麟角,但是只要你喜欢舞蹈,就永远不要放弃,总会有合适你自己的表达方式,总能在舞蹈的种类里边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最后只要你坚持,总会看到梦想开花。


互联网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生活中困难的问题,比如说舞蹈,我们在教室里面学完之后,最后要上舞台,我们不在舞台上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把我们学到的东西通过互联网分享给更多人知道。学院艺术就是要表达,最传统的舞蹈就是舞台演出,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的舞蹈也要与时俱进,教学方面也是可以做一些融合,做一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配合,有的时候说到背后的时候,可能VR转过来,就可以很好的解说这块肌肉的软度、力度等问题,这些互联网都是可以帮上忙的。




从2002年办学至今,中影人教育扎根于艺术教育培训领域整整18个年头。十八年坚守不渝,我们明确了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艺术教育的育人使命,提炼了“野性而高贵”的学生发展特质,建立了留学西方名校直通车平台,探索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体验、探究、思辨、创新”的现代学习方式,积淀了开放进取的学校文化,成就了有自己鲜明个性的艺术教育品牌。


十八年来,我们付出了更多的精力,迎接了更多的挑战,经历了更多的思考、阵痛与蜕变,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打开自己的视野,吸纳崭新的元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管外面如何风云变幻,浪打风吹,我们胜似闲庭信步,在先进的方向上始终不改初心,从未犹豫。因为我们相信,这个方向,通向未来!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是真的问心无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更受尊敬的艺术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