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专业朗诵考试中节奏感如何把握?

2013-08-13
首页  >  学校新闻

  节奏

  节奏指的是语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疏密松紧。例如前面列举的京剧《红灯记》片段,它的语句显显得较重、较急、较抑、较挫、较密、较紧,这和作品的主题以及作品中具体的语气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说来,语句的节奏有以下几种:

  轻快型

  语气自然然亲切、轻松舒展,语式多扬少抑、多轻少重。

  如陈淼《漓江春雨》片段: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浙浙的响声,也感不到雨浇的淋漓。只觉得好像这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响,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和人心。

  凝重型

  语气凝滞沉重,语式多抑少扬,平稳有力。

  例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片段:

  天空灰沉沉的,低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蒙蒙的细雨越下越密。一阵阵狂风刮来,马路上电线杆子会发出金属的唿唿的响声。天空更暗了,接着来的是豆大的雨点,啪嗒啪嗒落在地上。

  低沉型

  语气沉缓灰暗,语式抑多扬少,多重重多挫。

  例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片段:

  粗大的雨点,狂暴地洒落在屋顶上,黑沉沉的天像要塌下来。雷鸣电闪,狂凤骤雨,仿佛要吞没整个宇宙!

  高亢型

  语气高昂爽朗,语式扬而又扬。

  例如 高尔基《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沬。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在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舒缓型

  语气平缓舒展,语式多扬少抑,声音较高、较轻,语句较松但少停顿。

  例如陆柱国《踏平东海万顷浪》片段:

  穿过一条僻静的小巷,来到了野外。

  柔软的,带有弹性的野草,喷溢着浓烈的芳香。小溪从脚旁流过,好像捉摸不定滚动着的水银;而水流声,则好像从远处传来的钢琴独奏。夜幕笼罩着秀丽的山峰,它的轮廓虽然模糊,但是却更加迷人。

  紧张型

  语气急切匆促,语式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句较紧、较密,气息较足但声音较短。

  如前例京剧《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

  朗读的节奏和速度有联系,但不是一码事。节奏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作者以及朗读者的精神兴奋或松弛的一种体现,而语流速度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每个音节发音时间的长短和音节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说话时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读时的速度则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紧密相联。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则用中速。

  掌握节奏及其变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感情色彩;其次要把握速度的快慢以表现节奏,快速度表现短促的节奏,慢速度表现舒缓的节奏,急快的速度表现紧迫的节豸奏,松快的速度表现欢乐的节奏。

  节奏的表达方式和重音一样,也是通过对比来表达的: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缓先急,欲急先缓;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顿先挫,欲挫先顿;欲疏先密,欲密先疏;欲松先紧,欲紧先松等等。(中影人艺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