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用声过度”,是指播音主持用声超过发声能力或在疲劳状态下长时间用声的现象,它是对多种不良用声习惯的统称,由于“用声过度”违反了发音器官的正常活动规律,很容易造成嗓音疾病,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播音主持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音色过亮——
有些人在语言传播用声时,刻意追求声音的明亮,以为这种音色好听,于是长时间用这种“金属般”的声音来播音或进行其他工作。
这对嗓音保护是不利的,我们知道,语言传播用声是一种有控制的发声状态,其强度和起伏度比日常说话一般都要大些,喉部的负荷自然也比日常状态下要大。特别是当发强实声的时候,声带会紧密靠拢,产生一定的摩擦碰撞,从而进一步加大喉部的负荷。如果长时间用这种极为明亮的声音讲话,就会使声带一直处于摩擦碰撞之中,嗓子很容易疲劳,甚至引起声带充血,有些人还会感到喉咙发干、疼痛,工作之后会出现发音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由此可见,声音过亮对嗓音是有损害的。同时,长时间使用同一种音色表达,尽管色彩明亮,也会令人产生单调之感,还会显得极不自然,大大削弱声音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