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影视表演和舞台表演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因此,优秀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同时也能够成为非常优秀的影视演员,但是,这种共性并不说明影视表演就等同于舞台表演。虽然二者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有很多共同点,但是这种共同点却不能代替二者的“特性”。不少在舞台上和银幕前十分成功的表演艺术家在谈到自己第一次接触影视时,都会提到自己当时的一些举动“十分的可笑”。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我的艺术生活》中提到这样一件事,他们在一次外省的旅行演出当中,和一群演员在一个公园里散步,偶然看到一个地方,使他们想起屠格涅夫的《村居一月》里第二幕的舞台布景。演员们决定在这样的自然背景中尝试一次即兴表演。他是这样说的:“轮到我上场了,安妮碧尔和我按照剧本的要求,沿着长长的林荫道走着,并说着台词,正如我们在舞台上所做的那样,我们坐在一个凳子上开始谈话。
但是突然又停了下来,因为我们不能继续演下去了。在这样真正的自然背景中,我们的表演看起来是很矫揉造作的。而人们却说我们的剧院已经质朴到可以说是绝对符合自然的地步!我们在舞台上所习惯做的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矫揉造作和形式化。”
这个例子十分的贴切,演员习惯了话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距离感,也习惯了这种特点对于自己表演的影响。但是如果把这种影响之后的风格化的表演带到银幕前,带到真实的景物中间,那么原本在舞台上十分真实和生活的表演就随着距离感的消失而变的虚假和夸张。同样,影视表演也是要求生活化,要求“无表演的表演”。
但是这种表演特性,又是与舞台表演要求不同的。由于影视的美学追求的特点,以及电影、电视的纪实性,蒙太奇处理,以及自身的一些生产特点的存在,影视表演又具有完全属于自己表演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