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在新加坡院线同步上映,周五晚上第一时间去看了。新加坡电影虽然体量不大,但是不会漏掉每一部有潜力的国产电影,这算得是在坡留学的一个慰藉了。
(一)可能是我做完实验就着急去电影院,因此没有约好友一起看,独自观影时,心情波动来得更真实。当我看到以埃博拉为原型的病毒蔓延在非洲时,当我看到无辜的病人被雇佣兵荼毒时,以及冷锋感染病毒后的反应,我想我可能和其他观众有不一般的代入感。因为我轮转过第三级生物性危害实验室研究HIV,所以对第四级也就最高级的埃博拉病毒更有真实的想象。非洲欠发达的医疗环境,Dr. Chen的科研付出我体会尤为深刻。
(二)《战狼2》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非洲,本身就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与此同时带来的新鲜感也是其他战争动作片不可比拟的。这是《战狼2》的一次自我挑战,也让人耳目一新。关注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主创人员经历的艰辛,这里不赘述了。 当年《战狼》就已经深深吸引到了我了,尽管由于电影的局限,其中有些许不合逻辑以及不够真实的细节,而《战狼2》则好看得不像一部续作。 《战狼2》中一开始惊艳的水下格斗长镜头,飙车战斗、无人机武器、坦克大战等,相比《战狼1》略显单调的器械格斗,把视觉体验做得更丰满。 除了投资等硬设施上的进步,影片中也引入了更多的科学、科技元素,如果说对战狼后续作品有何期待的话,更加繁复的情节元素,比如间谍、卧底、多重圈套等等,都可能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备选因素。
(三)《战狼2》一个很大的闪光点在于,它展示了中国的大国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在过去往往是收敛的,是隐晦的,是寄托在个人英雄下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中国式大片,并没有刻意去夸大这份感情。 其实很多美国大片,灌输的都是美国版的主旋律。中国没理由不可以。 《战狼2》有两条主线交织,一条是撤离非洲、寻找陈博士、撤离中国工人的任务线,另一条是冷锋对胸前子弹来源追溯的感情线。两线交织,剧情显得紧凑,也让人物充满人性化。冷锋胸前的子弹则是他一往无前的最大推动力,在被病毒感染后的雨夜,山洞里,冷锋发抖、说胡话,直到休克时,才把手中的子弹松开。往小我说,是他难以割舍的爱情,往大我说,是一种走在前面的英雄主义。
(四) 家国情怀,像是镌刻在心中的文字。我们在拼搏的路上疾行时,不会把字展示给别人看。但是当一个个震撼画面和场景触动到内心时,那种自豪感,就像是铭文字里行间里的冷光。《战狼2》像是一个听诊器,把心中有力搏动的民族自豪感,放大给你。
第一次离家求学后,我懂得如何真的去自理,去和室友相处;第一次出国留学后,我开始更加能感受到一个人所处的国家给他带来的意义。《战狼2》中调侃美国大使馆关闭的桥段,或是撤侨时凭着一张中国脸、中国护照就能得救,反而让我觉得真实。 电影放映中有两个细节我记忆深刻。一是在新加坡电影院看到航母出镜时,全场的赞叹声,以及演员丁海峰铿锵有力的一声“开火”。二是电影最后一幕的护照页文字,虽然不是在护照上真实打印出来的,却是祖国真实做到的。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仅仅来源于常任理事国身份,也是科研、军事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这句话听起来很伟光正,但是确是我在海外尤为深刻的体会。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可能有偏差,但是中国人在国外的行为和素质确实有目共睹的,我们所展示出的信心和底气,就是最有力的说法。好的自我认知,不是妄尊自大,也不是一味讨好,而是不卑不亢。 提到祖国自豪感,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对他们的爱国表达,也有深刻体会。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老一代的人甚至只会说普通话、粤语或是闽南语。年轻一代的新加坡华人,他们的语言水平很大程度取悦于家庭中的长辈使用的华语频率。
聊天时我发现,很多新加坡华人连稍微复杂的成语都不大会用,所以大概也不太懂得“虽远必诛”和“匡扶天下”的意思吧。不过新加坡却是我见过的,尤爱表达自豪感的国家。八月快到了,新加坡的国庆前后,楼房上的阳台飘舞着整齐划一的国旗,马路上无数人穿着I love SG的文化衫,涂着大大喷漆的I ❤SG的公交车,新加坡把爱国表露得很坦然,也很自然。正是新加坡强烈的本国爱国教育,让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国家可以高速发展,至少说同一种语言。我们中国人,更需要这份热切的表达,因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五)看完《战狼2》,我想说每一位为同胞安全和祖国和平奋斗的人,都是伟大的。希望《战狼2》以后,大家把主旋律电影看做褒义词,把发扬民族自豪感当做一个值得敬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