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老师讲解——电影拉片(附拉片示例)

2019-12-13
首页  >  编导

       什么是电影拉片

        拉片其实就是跟拉锯一样——一格一格地反复看、反复倒带(盘),同时分析纪录下你所看的、所总结的。一格一格地看电影,深度解读电影。然后把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最后总结一下。

       对于刚刚接触电影拉片的同学来说,最好用表格来作为拉片的工具,把每一个镜头的内容用表格来记录下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来观看、记录、分析。这是一种严谨、高效的拉片方式。也有同学喜欢用画面加文字解说的方式来进行电影镜头的分析,这种更适合对电影进行深度的分析,更具有可读性。

 

编导老师讲解电影拉片

 

       现以美国经典公路片《邦尼和克莱德》(又译《雌雄大盗》)片段为例,简单练习一下拉片。仅供参考。

       1967年美国导演阿瑟佩恩拍摄了电影《邦尼和克莱德》,轰动一时,成为新好莱坞主义的代表作。看过此片的人,常会被片尾男女主角之死的场面所震撼。而这个经典段落也在电影史上被反复提及,人们称之为“暴力美学”。

拉片分析如下:

       电影选段:邦尼和克莱德最后被叛徒出卖,在公路边遭遇警察伏击,中枪身死

       时间:108:00--109:06

       从克莱德扭头张望到树后躲藏的警察开枪,时长20秒18格,导演却用了30个镜头切换,我们知道1秒的电影胶片是24格,这样算平均每个镜头1秒不到,仅仅16格。它的剪辑率是狂风暴雨化的,邦尼与克莱德在命悬一线时表情的近景和特写镜头频繁交织,惊飞的白鸽,树丛里的枪口,恐慌的叛徒等,这些画面的组接让人眼花缭乱,危险逼近却没有半点声音,让人透不过气。一闪而过的白鸽,刹那的美感,似乎也暗示了两人悲剧的宿命。

       突然,轰乱的枪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警察的子弹雨点般向他们打去,两人中弹倒在血泊里。克莱德倒下,升格拍摄加中近景慢镜头,两人被枪杀的画面放大了,时间延伸了,被子弹打的血肉模糊的身体,尘土飞溅,满是弹孔的车身,场面惨不忍睹。导演给警察的镜头极少,却用大量的时间画面展现男女主角被杀害的惨状,冷静残酷,不管你想不想看。一般电影在表现作为主角的好人之死时(当然本片的主角不能简单的拿好人坏人来定义),手法都比较含蓄委婉,中外皆是。

       在张艺谋的《英雄》里,无名在秦宫外接受箭雨的“洗礼”,从容赴死,导演是这样处理的:全景,墙上射满了箭,中间一丛箭镞空出一个人形。在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就义,梅尔吉布森用刽子手下落的斧头,华莱士松开手掌,仰拍天空下飘飞的手帕的特写来展现。相反,《邦尼与克莱德》在这方面处理的很直白,一览无遗。这种手法带给人的感觉就是,强盗显得无助而脆弱,让人同情;警察凶残,让人厌恶。这种本末倒置的心理感受,与导演独具匠心的执导和别具一格的剪辑是分不开的。升格拍摄和慢镜头的使用,给这段暴力血腥的画面涂上了一抹诗意悲凉的色彩,升华了意境。而这种慢镜头技法到了吴宇森手里,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如《英雄本色》等影片,后来更成为吴氏动作片的招牌风格之一。

       适合做拉片的5分钟左右的完整电影叙事片段:《巴顿将军》开头巴顿在星条旗下的演讲、《钢铁侠》大战F22那段/逃出洞穴、《第九区》机器人那段/到实验室偷燃料、《反恐特警组》反恐片段、《勇闯夺命岛》反恐片段/特种部队第一次潜入小岛、《绝密飞行》空战片段/艾迪第一次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