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生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2025-04-18
首页  >  编导

     对于编导艺考生来说,命题作文是艺考中检验创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它不像普通作文,更强调画面感、故事性与情感共鸣,要求在有限的文字里展现出扎实的叙事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感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写出一篇既符合考试要求,又能打动考官的命题作文。

 

一、审题:抽丝剥茧,找准核心

     拿到命题的那一刻,千万不能急于动笔。很多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比如“深夜的街道”这个题目,表面上是让你写一条街道,可核心在于“深夜”营造的氛围和可能发生的故事。你得静下心来,反复琢磨命题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和隐藏信息。

     有些题目会给出明确的主题方向,像“遗憾”“重逢”这类情感类命题,要抓住情感内核;而“钥匙”“影子”等意象类命题,则需要挖掘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钥匙”可能象征着打开某种心结或秘密的关键。还有些题目会设定特定场景或情境,比如“暴雨中的车站”,这时候场景就成为故事展开的重要依托,你要思考在这样的场景下,人物会有怎样的行为和情感变化。

     审题的过程,就像是在迷雾中寻找灯塔。只有准确把握命题的核心,后续的创作才能不偏离方向。如果连题目都理解错了,写得再好也只是白费功夫。

 

二、立意:另辟蹊径,传递温度

     立意是命题作文的灵魂。在艺考中,考官每天要批阅大量试卷,千篇一律的故事很容易被淹没。所以,我们要在立意上多下功夫,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当大家都在写亲情的温暖时,你可以写亲情中的矛盾与和解;当别人都在表现梦想的美好时,你可以写追求梦想过程中的迷茫与挣扎。比如以“离别”为命题,大多数人可能会写朋友、亲人分别时的不舍,而你可以写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展现成长的蜕变。

     但立意新颖并不意味着刻意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要真实、有深度。一个好的立意,应该是能引发考官情感共鸣的,是能让他们感受到你对生活、对世界独特思考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


 

三、结构:搭建框架,起承转合

     结构是故事的骨架,它决定了故事能否顺畅地展开。常见的结构有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这种结构清晰明了,适合讲述情节紧凑的故事;而非线性结构,比如倒叙、插叙,可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层次感,但使用时要注意逻辑清晰,避免让读者产生混乱。

     在安排结构时,要注重起承转合。开头要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可以用一个特别的场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或者一个悬念来引入故事;中间部分是故事的主体,要合理安排情节的发展节奏,有冲突、有转折,让故事充满张力;结尾则要干脆利落,或留下余味,或点明主题,给读者一个完整的阅读体验。

     比如写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开头可以直接展现主人公站在陌生城市街头,一脸迷茫地拿着一张旧照片;中间讲述他在寻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以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结尾可以是他找到了照片中的地方,却发现物是人非,留下一个充满遗憾又引人深思的结局。

 

四、人物:赋予血肉,鲜活生动

     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没有鲜活的人物,故事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在创作时,不要把人物简单地设定为“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和情感需求。

     你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来展现他们的性格。比如一个内向的人,说话可能会吞吞吐吐,眼神躲闪;而一个豪爽的人,说话会大大咧咧,动作也比较夸张。同时,要让人物在故事中经历成长和变化,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立体。

     例如,一个胆小怕事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逐渐变得勇敢坚强。这种人物的转变,会让故事更有看点,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细节:以小见大,打动人心

     细节是命题作文的血肉,它能让故事变得真实可感。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将其融入到故事中。比如描写一个人悲伤的心情,可以写他无意识地反复撕扯手中的纸巾,或者眼泪滴落在手机屏幕上,模糊了某个重要的信息。

     这些细节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再比如写一场雨,可以描述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形成的水帘,以及地面上溅起的水花。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六、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画面

     编导专业的命题作文,语言要尽量简洁自然,避免过于晦涩难懂或堆砌辞藻。同时,要注重语言的画面感,让文字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不要直接说“他很伤心”,可以写“他蹲在墙角,双手抱头,肩膀不停地颤抖,泪水打湿了脚下的泥土”;不要说“天气很热”,可以写“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蝉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路边的小狗吐出舌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场景和人物的状态,这也是编导专业对文字表达的重要要求。

 

七、修改: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写完初稿后,不要急着交卷,一定要花时间进行修改。检查故事的逻辑是否通顺,情节是否合理,人物形象是否丰满。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病,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字数要求,不要过多或过少。可以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从朗读的过程中发现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修改的过程,就像是工匠打磨一件艺术品,只有经过反复雕琢,才能让作品更加完美。

 

     写好编导艺考命题作文,需要我们在审题、立意、结构、人物、细节、语言和修改等方面都下足功夫。它不仅是对我们写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和表达生活能力的检验。只要我们平时多练习,多积累,在考场上保持冷静,就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命题作文,为自己的艺考之路增添光彩。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