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教育部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理论部主任李向军、教育部主任王保纯,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萼,校领导徐永利、付晨光、周志成、张楠、黄先开、古红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我校的专家出席座谈会。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主持座谈会。
徐永利书记致辞欢迎,这次座谈会对我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徐书记介绍了我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情况。他指出,高校处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一线,要认真研究、及时有效跟进,切实将四中全会精神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何东平总编辑从理论、实践和法治文化等角度阐释了四中全会精神内涵和颁布《决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高校思政理论课事关中国道路的拓展延伸、中国力量的集聚勃发、中国气派的凝结彰显,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他希望大家理解好、解读好、诠释好、传播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切实推动四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建设社会主义
我校韩强教授和清华大学吴潜涛、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上海理工大学陈大文、南开大学纪亚光、北京大学程美东等六位教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以及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并对如何将全会精神贯彻融入到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李卫红副部长讲话,她对我校近年来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办得有特色、有实效。她就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讲了四点意见: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指出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二是要注重贯穿融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法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师要先学一步,要学深学透,要讲准、讲深、讲活;三是要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不断提升回答重大理论问题的能力;四是要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优良学风,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