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招生老师的建议,下面将应对戏剧文学专业复试环节的一些技巧简单介绍给大家:
首先,要掌握写影评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你写出的文章要“看起来像影评”。招生院校知道你没有系统学过影视理论分析,所以不会要求你有很理论化的阐述,关键是要求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忌人云亦云,满篇套话空话,没有自己的丝毫见解,一味引用别人的想法或者流行的说法。
其次,表达方式要系统,比如在表达“喜欢”时,要言之有据,列出理由,避免空泛地讲大道理,应尽量从正面角度阐述影片的主题。建议你事先要练就一套写影评的套路,比如,开头部分,用简短的话将影片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部分,写自己的观后感,认为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第三部分,写影片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最后进行总结。要注意的是,影片的主题思想应该和艺术风格相统一。
第三,不要写成观后感。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把看片分析写成了心得体会、观后感。这样得分不会高。请记住: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浓;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采”。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
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